今儿个在与朋友聊天时得到一点哲学上的感悟,顺笔记下。
故事起源于我讲的一个话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,那就是穷病”,朋友纠正我说乱改台词,原句应该是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治不了,那就是穷病”,我当时也没想太多,觉得两句话是一个意思,但后面仔细思考了一下,得到了很多感悟。

从语病角度来说,
朋友说的这句话是错的,因为我要再举一个相思病,其实也没法治。但是当时我们的语境是在讨论《我不是药神》中的台词,所以朋友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。因为病都是能治的,但是穷病无方,所以穷病治不了。
而我说的这句话本身就错了,因为世界上不只仅仅有穷病。

从命题本身来说,
恰恰是我说错的这句话,反而让我思考这其实是一个更大的哲学命题。

首先,得清楚“穷”是什么,但实际上“穷”本身就是无法真正意义上定义和丈量的一个词,它不像癌症,不像艾滋,我们知道它们的定义;它也不像尺子,不像量角器,我们可以丈量出长度和角度。它是一个“比较”,你和比你富有的人比,你是穷的,但是和比你穷的人比,你是富有的。这里就会产生歧义,因为比较的都是所拥有的“财产”,如果是“精神”上的穷和富,那实际上也是无法比较的,所以之后的讨论则只是“财产”上的比较。

其次,这里讨论的“穷病”大意指的是:穷人因为资源太少,每一分每一厘都看在眼里、斤斤计较,鸡毛蒜皮的利益都争抢,所以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,所以一生都陷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无法自拔,而且相当仇富,就算有人帮衬一把出圈了,但是固有的思维还是会让他跳回到这个循环里,所以“穷病”无方,治不了。

那么再来看我表述错误的这句话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,那就是穷病”,如果仅是哲学命题的话,我们会首先思考,这个世界上会是只有一种叫“穷”的病吗?显然不是!我想任何一个人也不会把所有的疾病(流感、癌症、艾滋等等)都统称为穷病吧,这样的话这个世界可是乱了套了,我叫你叫张三,你叫我也叫张三(当然,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称呼,那就是“喂” 0…0),所以这个因素可以排除了。所以引导我们最终的思考:尽管我们现代医学没有那么发达,但是能被定义的病终究是能够被治愈好的,而“穷病”不行(前已述及)。

更深一层,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,那就是穷病”中的第一个“病”字,起到了双关的作用,它既指单纯意义上的疾病,也指类似于“穷病”、“相思病”这种无方可循的病。它会促使人思考:这个世界是不是只有一种病?得到“不是”的答案后,并不会进一步脑补,还会再追问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,最后更高层次地思考“一种病”和“穷病”之间的辩证。但是这句话要换成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治不了,那就是穷病”意义则大不同,它让人首先思考“一种治不了的病”,读者会自动脑补一些疾病(每个行业的认知不同),但是得到的答案却是“穷病”,这显然已经有点脱节了,最后才硬拽着读者回来思考“治不了的病”和“穷病”的关联,差了点韵味。

不知道是不是在诡辩,日后有想法上的改变再更。20211001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