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一个事迹,是来自周边朋友的故事,我觉得现在还有这么执着的人,还是难得的,应该值得记录一下。

故事来自一个双非院校毕业的女生,硕士期间在北京一所211大学联培,临近毕业时,大老板问她要不要在组里读博,其实大老板(杰青人才)是一个非常严苛的人,经常骂学生,劈头盖脸的骂,包括她本人。所以其实她本人并不想留在那个组里读博,大老板找她谈了很多次,说以后尽量少骂她,最终她选择留在北京的这所学校继续攻读博士,在顺利入博后,老板竟然一反常态,更加疯狂,有时候甚至把她骂哭了,而且骂人的时候办公室门也不关,整个楼里的人都知道她的事迹,乃至于课题组的小老板在组里悄悄放话,如果大老板找她的话超过半小时,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他,他好过去打圆场。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不欢而散,她直接递交了退学申请,但是这个事情也拉扯好久,大老板坚决不签字,也是那所学校的校长施压,才让这件事顺利推进。

这个女生理论功底有点弱,但是科研成果还是相当丰富的,我听过她的一次报告,关于她硕士期间的工作,内容量庞大,原先组里的老师都希望她帮着带学生,在组里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我有时都要请教一下她软件方面的技巧。

后面她申请了南开一位老师,但是做理论模拟的圈子实在太小,尤其是她做的体系,在国内掰手指都能知道哪些人,在她申请的期间,原来的大老板直接打电话过去问这个南开的老师,你凭什么接收我的学生,经过我同意了吗?其实南开的这个老师也是杰青人才,谁都不怂谁的,但还是跟她说不真正了解她所以他不敢冒险,到时候自己两边都无法交差,最后无奈地婉拒了她。

几经周转,中间还申请了南方科大的,但最终她来到了我们学院,实际上这已经浪费了足足两年了,说来也巧,上面说的那个校长,现在调任了,还是她的校长。有一次闲聊,我问她,这么麻烦,怎么都没考虑过直接找工作啊,她说其实还是在这两年穿插在宁德时代工作过的,但是还是想要读博,这股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勇气和坚持实在让人佩服,尤其对于一个女生来说,面对着各方面的压力是非常大的,乃至于从她的事迹中,我现在都转变观点不再劝人读博士了,尤其是女生,尽管我还是认为读博对于一个人的系统训练是不同寻常的,真正脱层皮的博士出来是能够独当一面的,再者说,在本该年轻可以进取的时候却选择退缩,这难道在老年摇椅上,不会觉得遗憾和后悔吗?但是就像《闻香识女人》里面上校弗兰克说“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,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,毫无例外,我就知道,但我从不走,为什么?因为太踏马太苦了”一样,是的,它太踏马苦了,比起正确的道路,难道被导师虐得死去活来,不应该选择另外一条道路吗?

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的自己,现在回忆起来,真像一个愣头青,压根也没考虑过找工作啊什么之类的,完全就想从事科研行业,这种在过程中升级打怪的成就在一点点累积的过程,实在是让人幸福感爆棚。但是这绝对是有先决条件的,就是我遇到的导师真的是大好人,生活上的无微不至,科研上的一丝不苟,让人有如坐春风的感觉。假想遇到的导师不是这样,那可能在经历过科研助理之后,就彻底对科研失去了任何的兴趣,选择另谋他路了。

但是这个师妹是已经工作了,还一直准备攻博,实在另人刮目相看,热爱不热爱暂搁一边,至少,这份勇气真的让人生畏。